Skip to content

鼓励作者:欢迎打赏犒劳

Fiber 的作用和原理

目录:

  • Fiber 是什么

  • Fiber 的作用

  • 为什么会有 Fiber

  • Fiber 理论实现

  • Fiber 实现原理

  • Fiber 是如何工作的

  • 番外:时间切片与优先级调度

Fiber 是什么

先看看别人是怎么解释的

官网解释

Fiber 是 React 16 中新的协调引擎。它的主要目的是使 Virtual DOM 可以进行增量式渲染

程墨Morgan:React Fiber是对核心算法的一次重新实现

尤雨溪评价Fiber:

React Fiber 本质上是为了解决 React 更新低效率的问题(通过提供分配计算优先级从而提升 perceived performance),不要期待 Fiber 能给你现有应用带来质的提升,如果性能问题是自己造成的,自己的锅还是得自己背

React技术揭秘 解释:Fiber包含三层含义

  1. 作为架构来说,之前的 React15 的 Reconciler 采用递归的方式执行,数据保存在递归调用栈中,所以被称为 stack Reconciler。React 的 Reconciler 基于 Fiber 节点实现,被称为 Fiber Reconciler
  2. 作为静态的数据结构来说,每个 Fiber 节点对应一个 React element,保存了该组件的类型(函数组件/类组件/原生组件...)、对应的 DOM 节点等信息
  3. 作为动态的工作单位来说,每个 Fiber 节点保存了本次更新中该组件改变的状态、要执行的工作(需要被删除/被插入页面中/被更新...)

...

我的理解:正如卡颂所说,但我以我的理解来复述一遍。Fiber 包含了三层含义

  1. 作为架构来说,从 React 15 的 Stack Reconciler 升级为 Fiber Reconciler,这是对核心算法的重构,实现 异步可中断更新 的特性
  2. 从数据结构来说,它表示一个 React element,它保存了组件的类型(函数组件/类组件/原生组件...)、对应的 DOM 节点等信息
  3. 作为动态的工作单位来说,每个 FiberNode 保存了本次更新中该组件改变的状态、要执行的工作(增删改)

无论是作为数据结构还是工作单位,它都是以 FiberNode 的身份存在,因为 React16 的架构我们命名为 Fiber,所以它的协调器就是 Fiber Reconciler,它作为 React element 或者最小工作单位就叫 FiberNode

Fiber 的作用

为了解决React15在大组件更新时产生的卡顿现象,React团队提出了 Fiber 架构,并在 React16 发布,将 同步递归无法中断的更新 重构为 异步的可中断更新

它实现了5个具体目标

  • 把可中断的任务拆分成小任务
  • 对正在做的任务调整优先次序、重做、复用上次(未完成)的任务
  • 在父子任务间从容切换,以支持 React 执行过程中的布局刷新
  • 支持 render 返回多个元素
  • 更好地支持 error bounday

为什么会有 Fiber

要讲 Fiber 原理,就要先从为什么会有 Fiber 说起,为什么要有 Fiber,因为需要。为什么需要,就要从 Fiber 架构之前的 React15 讲起,因为 React15 的架构满足不了大组件渲染卡顿问题(其根本原因是它的更新流程是「同步、不可中断」),所以就有了解决方案,这个解决方案就是重构底层架构,它就是 Fiber 架构

React 15的架构

React 15 的结构由两部分组成:

严格说来,react-native-renderer 实现了 React 和 React Native 的连接。真正渲染 Native 视图的平台特定代码及组件都存储在 React Native 仓库

Reconciler 负责找出变化的组件,属于共享代码

Renderer 负责将变化的组件渲染到页面上,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渲染器

React 15的 Reconciler (协调器)称之为 Stack reconciler,它的特点是当主动或被动触发更新组件(如改变 props、setState操作)时,会递归执行更新。当组件层级很深,递归更新时间超过16ms,就会呈现卡顿现象

这是因为人眼接受的动画最低频率是16ms,即1000/60=16.67ms

于是乎,React 团队提出了可中断的异步更新 方案,那就是 Fiber 架构

React 16 架构

React16 架构分为三层:

  • Scheduler(调度器)
  • Reconciler(协调器)
  • Renderer(渲染器)

与 React15 相比,就多了 Scheduler(调度器),正是因为调度器,才使得 React 有了能够中断任务切片、调整优先级等能力

Scheduler(调度器)

上文中讲到 React15 大型组件渲染卡顿问题时讲到,当程序运行时间超过 16ms 时,我们会感到卡顿

从浏览器的角度来说:

首先,JavaScript 是单线程语言,意味着它有依次执行代码的特点,打个比喻,就像排队打饭,执行完一个函数再轮到下一个,挨个执行

所以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一个画面,React15 在渲染大组件时,因为 JavaScript 单线程的特性,要把大组件下的所有子组件进行递归计算,当计算时间超过了16ms,就产生卡顿现象

React15的组件更新

所以只要我们设置一种机制,将一个耗时长的任务分成很多小任务,按照优先级顺序依次执行,当计算时间超过16ms,就交由 GUI 绘制,绘制一会儿再由渲染线程接管,执行JS。React 的 Scheduler(调度器)再按照优先级分配,看有没有紧急任务,如果没有就继续更新,有的话就执行紧急任务,完成紧急任务后就按照优先级继续完成剩余任务。当执行时间再到16ms时,再交给 GUI 绘制,如此反复,就能瞒过肉眼,感觉运行流畅

这个技术称作时间分片,即讲一个渲染工作分解成多个小任务,并在多个帧之间分配和执行这些任务

Fiber架构下的组件更新

这种在浏览器空闲的时候调用的方法部分浏览器(目前看就 Safari 不支持)中已经实现,即 requestIdleCallback

React 团队考虑到浏览器兼容性以及 requestIdleCallback 的触发频率不稳定等原因,所以自己写了个 requestIdleCallback polyfill(垫平),其技术用的是 MessageChannel。Scheduler 除了空闲时触发回调的功能外,还提供了多种调度优先级功能

调度器的优先级

React 中调度器的不同优先级极其排序

  • Immediate:最高优先级,会马上执行的不能中断
  • UserBlocking:一般用户交互结果,需要及时反馈
  • Normal:普通等级,比如网络请求等不需要用户立即感知的
  • Low:低优先级,这种可以延后,最后要执行
  • Idle:最低优先级,可以被无限延迟,比如 console

总得来说,Scheduler 调度器包含了两大功能,一是时间切片、二是优先级调度;时间切片是通过 Fiber 架构下的 Fiber 节点实现,因为是链表结构,所以它能在你中断执行后记录下并在另一个小任务执行时续上;任务调度顾名思义,优先级较高的插队执行

Reconciler(协调器)

在讲 React 15 的 Reconciler 时,我们讲到它是递归处理虚拟DOM,React 16 中的 Reconciler 则从递归变成了可以中断的循环过程。每次循环都会调用 shouldYield 判断当前是否有剩余时间

javascript
function workLoopConcurrent() {
  // Perform work until Scheduler asks us to yield
  // 直到调度程序要求我们让步之前继续工作
  while (workInProgress !== null && !shouldYield()) {
    // $FlowFixMe[incompatible-call] found when upgrading Flow
    //在升级 Flow 时发现了 $FlowFixMe[incompatible-call]
    performUnitOfWork(workInProgress);
  }
}

之前讲到 React 16 在更新状态时如果超过16ms,会中断执行并存储未执行的代码,等后续浏览器有空闲时间后再执行未执行的代码,那它在技术上是如何实现的

在 React 16 中,Reconciler 与 Renderer 不再是交替工作。当 Scheduler 将任务交给 Reconciler 后,Reconciler 会为变化的虚拟 DOM 打上增/删/更新的标签,类似这样:

javascript
export const Placement = /*             */ 0b0000000000010;
export const Update = /*                */ 0b0000000000100;
export const PlacementAndUpdate = /*    */ 0b0000000000110;
export const Deletion = /*              */ 0b0000000001000;

注:以上打标签源自React技术揭秘,目前源码中已经不再是这样的打标签,此处做理解即可

需要注意的是:整个 Scheduler 与 Reconciler 的工作都在内存中进行,只有当所有组件都完成了 Reconciler 的工作,才会统一交给 Renderer

Renderer(渲染器)

就是将 Reconciler 打上标签的虚拟DOM对象(即 FiberNode)执行成 DOM(Virtual DOM 变 视图)

简单来说,React 16 的 Fiber 架构就是先通过调度器将高优先级的任务push到协调器中的就绪任务队列中,协调器对其打标签,找出需要变化的组件,最后由渲染器将变化的组件渲染到页面

React 16 与 React 15的区别

React 16 多了 Scheduler(调度器),分配优先级;React15 没有 Scheduler,不能分配优先级

React 16 中的 Reconciler(协调器)采用 Fiber 架构,可以进行异步可中断更新;React 15 的 Reconciler 为 Stack reconciler(堆栈协调器),状态更新时,会进行递归更新,同步且不可中断

我们对比 React16 与 React 15,知道 React 16 采用了 Fiber 架构,它能做到优先级分配、异步可中断更新,那么它的原理是什么,它是怎么实现的

Fiber 理论实现

Fiber 架构的两大特点:优先级分配异步可中断。我们从这两点着手,看它怎么实现

卡颂在 React 技术揭秘 中提到 React 核心团队成员 Sebastian Markbåge(React Hooks 的发明者)说:我们在 React 中做的就是践行代数效应(Algebraic Effects)

并提及浏览器中的 Generator 可以实现 代数效应

但 Generator 的一些缺陷使 React 团队放弃了它

  • 类似 async,Generator 也是有传染性的,使用了 Generator 则上下文的其他函数都需要做出改变(加上*),心智负担比较重
  • Generator 执行的中间状态是上下文关联的,不能解决优先级问题

于是乎,React 自己写了个类 Generator 功能函数,它支持优先级调配,以及可以中断与恢复,并且恢复后可以复用之前的状态

PS:React-saga 还有 dva 都是用 Generator 实现可控异步

Fiber 实现原理

在上文解释 Fiber 是什么的时候,我按照自己的理解讲了 Fiber 是什么,其中提及 FiberNode,说它是最小(工作)单位

这里我们不做过多解释,因为那样会牵扯到源码,能得到的结论是 JSX 会被编译成 React.createElement,它最后会调用 ReactElement 方法返回一个包含组件数据的对象,该对象有个参数$$typeof: REACT_ELEMENT_TYPE 标记了该对象是个 React Element。大致如下的对象:

javascript
{
  $$typeof: Symbol(react.element),
  key: null,
  props: {},
  ref: null,
  type: ƒ AppFunc(),
  _owner: null,
  _store: {validated: false},
  _self: null,
  _source: null
}

JSX 表示当前组件内容的数据结构,但不包含组件的 Schedule、Reconcile、Renderer 所需的信息。这些都在 FiberNode 中

所以说 React element 表示的我们写的 React 组件,React 内部又加上了一些属性和方法(比如更新的优先级、打标记等等)让其实现异步可中断的能力

而 React element + 这些属性和方法的总和就叫 FiberNode

FiberNode的结构

源码中写到清清楚楚的属性定义 。虽然属性很多,但我们可以按三层含义将它分类

javascript
function FiberNode(
  this: $FlowFixMe,
  tag: WorkTag,
  pendingProps: mixed,
  key: null | string,
  mode: TypeOfMode,
) {
  // Instance 作为静态数据结构的属性
  this.tag = tag;
  this.key = key;
  this.elementType = null;
  this.type = null;
  this.stateNode = null;

  // Fiber 用于连接其他 FiberNode 形成 Fiber Tree
  this.return = null;
  this.child = null;
  this.sibling = null;
  this.index = 0;

  this.ref = null;
  this.refCleanup = null;

  // 作为动态的工作单元的属性
  this.pendingProps = pendingProps;
  this.memoizedProps = null;
  this.updateQueue = null;
  this.memoizedState = null;
  this.dependencies = null;

  this.mode = mode;

  // Effects
  this.flags = NoFlags;
  this.subtreeFlags = NoFlags;
  this.deletions = null;

  // 调度优先级相关
  this.lanes = NoLanes;
  this.childLanes = NoLanes;

  // 指向该fiber在另一次更新时对应的fiber
  this.alternate = null;
}

作为数据结构

作为静态数据结构,它所保存的信息为:

javascript
// 表示组件类型,Function/Class/Host...
this.tag = tag;
// key 属性,利于 diff 对比
this.key = key;
// 大部分情况同type,某些情况不同,比如 FunctionComponent 使用 React.memo 包裹
this.elementType = null;
// 对于 FunctionComponent,指函数本身,对于 ClassComponent,指 Class,对于 HostComponent,指 DOM 节点 tagName
this.type = null;
// 对应的真实DOM节点
this.stateNode = null;

作为数据结构(Fiber Node)

Fiber 还可以理解为一种数据结构,Fiber 采用链表实现,每个 Virtual DOM 都可以表示为一个 Fiber。每个元素即每个 FiberNode,对应 React element,多个 FiberNode 形成 Fiber Tree 。它们的这种连接方式在数据结构里称为链表。一个 FiberNode 包含了 return、child、sibling 属性,如下所示:

javascript
// 指向父级 FiberNode
this.return = null;
// 指向子级 FiberNode
this.child = null;
// 指向右边第一个兄弟 FiberNode
this.sibling = null;

作为动态的工作单位

可以将 Fiber 理解为一个执行单位,每次执行完一个执行单位,React 就会检查现在还剩多少时间,如果没有时间就将控制权让出来,它保存了本次更新相关的信息

javascript
// 保存本次更新造成的状态改变相关信息
this.pendingProps = pendingProps;
this.memoizedProps = null;
this.updateQueue = null;
this.memoizedState = null;
this.dependencies = null;

this.mode = mode;

// Effects
this.flags = NoFlags;
this.subtreeFlags = NoFlags;
this.deletions = null;

// 调度优先级相关
this.lanes = NoLanes;
this.childLanes = NoLanes;

Fiber 是如何工作的(React 的渲染过程)

笔者没有能力去看源码,只能讲一下 Fiber 架构下的 React 组件时是如何渲染的。注意,笔者不会讲与源码相关的知识点,只是从组件创建到更新, Fiber 架构下的组件是如何运行的:

  1. ReactDOM.render() (mount)和 setState (update)的时候开始创建更新
  2. Schedule(调度器)设置优先级,并将创建的更新加入任务队列,等待调度
  3. 在 requestIdleCallback 空闲时执行任务
  4. 从根节点开始遍历 FiberNode,并且构建 WorkInProgress Tree
  5. Reconciler(协调器) 阶段生成 EffectList(对其打标签,进行 Diff 对比)
  6. Renderer(渲染器) 根据 EffectList 更新 DOM

因为一次更新过程会被分成多个"分片"完成,所以有可能一个更新任务还没完成,就被另一个更高优先级的任务打断,这时候,优先级高的更新任务会优先处理,而底优先级的任务则会作废,然后等待机会重新再来

因为一个更新过程可能被打断,所以 React Fiber 一个更新过程被分为两个阶段:**render **和 commit

其中 Reconciler(协调器) 工作的阶段被称为 render 阶段,因为该阶段会调用组件的 render 方法

Renderer(渲染器) 工作的阶段被称为 commit 阶段。它会把 render 阶段提交的信息渲染到页面

而 render 和 commit 阶段统称为 work,即 React 在工作中,相对应的,如果任务正在 Scheduler(调度器)内调度,就不属于 work

第一阶段,React Fiber 会找出需要更新哪些 DOM,这个阶段是可以被打断的;但到了第二阶段,那就一鼓作气把 DOM 更新完,绝不会被打断

我们来画一个图来对比下:

更新阶段rendercommit
作用找到 Virtual DOM 中变化的部分,打上增删改的标记将变更的部分一次性更新到 DOM 上
是否可以中断可以中断不可以中断
经历的生命周期componentWillMount、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、shouldComponentUpdate、componentWillUpdatecomponentDidMount、componentDidUpdate、componentWillUnmount

简单来说:render(reconcile + schedule) + commit(renderer)两个阶段的渲染

如果用结构化思路来理的话,我认为应该是这样

render(scheduler + reconcile)

  • Fiber 节点是链表的数据结构,每个 fiber 节点分别记录子节点、兄弟节点、父节点,这样好处是当中断时可以找到更新到那个节点了(即可打断)
  • Fiber 架构下执行不再是递归,而是循环,每次循环做一个 Fiber 的 reconcile,当前处理的 Fiber 会放在 workInProgress 这个全局变量上,workInProgress 为空时,则执行 commit 阶段
    • 每次循环都要判断是否有更高优先级的任务以及是否有剩余时间

commit

  • before mutation
    • 异步调用 useEffect 的回调函数
  • mutation
  • layout
    • 同步调用 useLayoutEffect 的回调函数

番外:时间分片

浏览器架构一文中我们讲过现代浏览器由 1 个主要进程、一个 GPU 进程、多个渲染进程、多个插件进程、多个网络进程、多个音频进程、存储进程构成

进程与线程一文中我们介绍了进程和线程的关系。进程时应用程序创建的实例,而线程依托于进程

再加上我们在浏览器的渲染原理中所说,浏览器渲染分为三个步骤,解析、渲染、绘制

解析:HTML、CSS、JavaScript 被解析,HTML 被解析为 DOM 树,CSS 被解析成 CSS 规则数,JavaScript 通过 DOM API 和 CSSOM API 来操作 DOM Tree 和 CSS Rule Tree

渲染:浏览器引擎通过 DOM Tree 和 CSS Rule Tree 构建 Rendering Tree(渲染树),这其中进行大量的 Reflow 和 Repaint

绘制:最后调用操作系统的 Native GUI 的 API 绘制画面

有了这些知识点后,我们思考一下为什么 React15 中组件更新卡顿的问题,为什么 JavaScript 会一直占用主线程,导致卡顿

上文我们讲到人眼的流畅感觉是 16ms,即1帧的工作量不超过16ms,页面会是流程

那么浏览器一帧内的工作会经历什么呢?

浏览器一帧内的工作

通过上图我们可以得知:

  • 处理用户的交互
  • JS 解析执行
  • 帧开始。窗口尺寸变更,页面滚动等事件
  • rAF(requestAnimationFrame)
  • 布局
  • 绘制

所以如果以上六个步骤所占时间超过16ms,用户就能感到卡顿

React16 提出将渲染更新拆分成多个子任务,每次执行一小部分,做完看是否还有剩余时间,如果有,则继续下一个任务;如果没有,则挂起当前任务,将时间控制权交给主线程,等主线程不忙的时候再执行任务

因为浏览器是一帧一帧执行的,在两个执行帧之间,主线程通常会有一小段空闲时间,requestIdleCallback 可以在空闲期(Idle Period)调用空闲期回调(Idle Callback),执行一些任务

一帧时间表

  • 低优先级任务由requestIdleCallback处理;
  • 高优先级任务,如动画相关的由requestAnimationFrame处理;
  • requestIdleCallback可以在多个空闲期调用空闲期回调,执行任务;
  • requestIdleCallback方法提供 deadline,即任务执行限制时间,以切分任务,避免长时间执行,阻塞UI渲染而导致掉帧;

时间切片的原理

时间切片的本质是模拟实现 requestIdleCallback

除去“浏览器重绘/回流”,下面是浏览器一帧中可以用来执行 JS 的时机

text
一个task(宏任务) -- 队列中全部 jab(微任务) -- requestAnimationFrame -- 浏览器重绘/回流 -- requestIdleCallback

requestIdleCallback 是再“浏览器重绘/回流”后如果当前帧还有空余时间时被调用

浏览器并没有提供其他 API 能够在同样的时机(浏览器重绘/回流后)调用以模拟其实现

唯一能精准控制调用实际的 API 是 requestAnimationFrame,它能让我们再“浏览器重绘/回流”之前执行JS

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通常用这个API实现JS动画——这是浏览器渲染前的最后时机,所以动画能快速被渲染

所以,退而求其次,Scheduler 的时间切片功能是通过 task(宏任务)实现的

最常见的 task 当属 setTimeout 了,但有个 task 比 setTimeout 执行时机更靠前,那就是 MessageChannel

所以 Scheduler 将需要被执行的回调函数作为 MessageChannel 的回调执行。如果当前宿主环境不支持 MessageChannel,则使用 setTimeout

为什么不用 setTimeout,而用 MessageChannel ?

因为 setTimeout 会有 4ms 的最小延迟时间限制,而 MessageChannel 可以在 0 ~ 1ms 内触发

总结

fiber 架构是 React 在 16 以后引入的,之前是 jsx -> render function -> vdom 然后直接递归渲染 vdom,现在则是多了一步 vdom 转 fiber 的 reconcile,在 reconcile 的过程中创建 dom 和做 diff 并打上增删改的 effectTag,然后一次性 commit。这个 reconcile 是可被打断的,可以调度,也就是 fiber 的 schedule。

参考资料